您的位置:萧山网 >  萧山工会  >  劳模风采  > 正文

黄云光:用金牌筑起萧山教育的高地

更新时间:2023-03-14    内容来源:   

2021年,萧山教育生物学科竞赛再次刷新历史纪录:在第30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,萧山中学共有12名学子挺进国赛,其中11名学生获得金牌。这些金牌得主中又有10名学生进入前50名,获得国家集训队的“入场券”,并获保送清华和北大的资格。


这是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举办30届以来,同一学校在单届大赛上取得金牌数最多的一次。而在2020年,萧山中学邵承骏更是夺得了第31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。

微信图片_20230314145217.jpg

黄云光与获奖学生在一起    


在这些耀眼的金牌背后,活跃着一位执着、勤奋、热爱于生物学科竞赛的老师——黄云光,萧山首届功勋教师。在2020年黄云光获评萧山区教育突出贡献奖时,当时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:您是我们的“金牌教练”,您用绝对的专业惊艳了奥赛,用金牌筑起了萧山教育的高地。


20年奔跑于生物学科赛道上


黄云光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。从2003年起便在家乡福建的学校里从事学科竞赛的教学和指导,成绩突出。2015年,萧山中学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学科金牌教练。黄云光作为生物学科金牌教练人才被引进,入职萧山中学。


“金牌教练”黄云光


“特别看好萧山中学的竞赛氛围。” 黄云光说,在现行高考制度下,学科竞赛在选拔培养拔尖学科后备人才方面发挥了非常独特的作用,自己非常看好学科竞赛。“生物学科竞赛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生物学科信仰,还可以提升学生们的思维快速判断能力,对知识掌握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熟练度。”


20年来,黄老师一直执着于生物学科竞赛的赛道上,尤其是到了萧中,他带领孩子们一路“开挂”:6年中,从萧山中学走出去的奥赛学生,共有17人获得全国奥赛金牌,14人入选国家集训队,1人获得国际奥赛金牌。在他手中,带出的获得985和211等高校自主招生资格的孩子也多达百人……这样的一份战绩,在浙江竞赛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。


亦师亦友做学生们的“金牌教练”


内行人都知道,走学科竞赛这条路,需要付出常人几倍的功夫。在向最高奖台奔竞过程中,劳累、枯燥将一直伴随。


“需要发扬不断挑战自我、突破自我、不怕困难、敢于克服、相互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。”黄云光说,学科竞赛既是项脑力活,也是个体力活,作为老师,须和学生一起并肩作战。


事实上,学生总是喜欢上心目中认同的老师的课。为了走近学生,了解学生,黄云光想了很多办法。如趁着晚上闲暇时间带学生在校园里做游戏,增进感情;为鼓励学生,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,他组织学生郊游、聚餐;一天三次的操场跑步,也是黄老师给竞赛学生布置的健康作业,总会亲自督阵完成;他还常常与学生交流,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,鼓励竞赛团队的每一名队员。


“幸亏有光哥的陪伴,让我在生物学科的赛道上越跑越好。”今年已提前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的萧中高二学生杜卓航说,黄老师的教学很有一套的,他会在每一次的竞赛试卷上写上一句激励的话,印象最深的一句“只有努力了,才能看到希望” ,让学生们深受鼓舞。


在学校里,学生们都爱叫黄老师“光哥”。这个称谓不仅代表了他们对黄老师的敬爱之心,也佐证了他与孩子那种“亦师亦友”的亲密关系。


向着更快、更高、更强的目标挺进


“让更多的孩子有生物学科信仰,让更多的学生走上更高的领奖台。”黄云光说这是他的人生目标。


生物学科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惊喜,这也正是黄云光喜欢生物学科竞赛的原因之一。除了给学生上课、讲题,他还要和学生一起学习,钻研更多的资料和讲义。“学无止境。作为一名竞赛教练,教师的基本功扎不扎实、专业知识深不深厚会明显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度。”


对黄云光来说,每天早上七点前到学校与学生一起上晨读课,晚上十时晚自习结束后披星戴月回家,再把节假日时间也利用上,这样的日子已成为他的常态。他还让上小学的孩子,放学自己走到学校办公室来做作业,“以弥补家庭亲情和教育的不足。”


竞赛教练的工作意味着全方位的投入与付出,但黄云光并不觉得仅仅是在奉献,在燃烧,在付出。相反,他觉得在学生们中间,他同样是在汲取,在更新,在升华。自己英语不太熟练,他便找来全球最前沿的生物学论文,让竞赛成绩好的学生翻译出来供大家学习。他每天都会浏览顶尖的生物科学家的微博微信,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。他还每年带竞赛学生到知名大学里,做生物实验,活学活用生物理论知识。而这期间,那些保送清北的金牌学生,常常成为黄老师的小助手、新同学的小老师,让更多的孩子爱上生物科学,帮助更多的学生成长成才。


“用我的青春,陪伴学子们更美好、更绚丽的青春。时间会消逝,但青春可以不老。”这是黄云光写在生物竞赛《随行感言》开篇的第一句话,也是他从教20年来一直坚信的人生信念。

     


作者:姚建玲  编辑:王佳琪